欢迎进入“山东水文仪器设备厂”官方网站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联系我们

山东水文仪器设备厂

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水库管理局院内

联系我们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方案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大。

山洪灾害的防治需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2006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及时规避风险,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是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实施指挥决策和调度以及抢险救灾的保障,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系统组成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3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示意图

三、水雨情监测系统

系统特点:

1、实用、可靠:山洪灾害防御水雨情监测站的环境条件恶劣,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系统选用的监测方法、技术、设备应注重实用、可靠,符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的实际需求。

2、突出重点,合理布设监测站网:山洪灾害分布面广,在现有的气象及水文站网基础上,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受山洪灾害威胁的程度,以及暴雨分布特点,合理布设水雨情监测站网。

3、简易监测为主,简易监测与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相结合: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点多面广的特点,监测以简易监测为主,因地制宜地建设人工监测站和适量的自动监测站。

4、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传输通信组网方式:信息传输通信组网的设计应根据山洪灾害防御信息传输实际需求,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现有通信资源、供电情况、居民居住分布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和确定通信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选择专网与公网相结合,节省系统建设、管理及运行的投资。

水雨情监测系统组成:

6

四、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

平台组成: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组成。

7]

平台特点:

1、网络:计算机网络对外互联采用TCP/IP协议,局域网内部应支持TCP/IP、IPX/SPX、NetBEUI等协议。

2、安全:

(1)防火墙技术。利用隔离控制技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设置屏障,阻止对内部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2)入侵检测技术。采用实时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记录证据,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

(3)内部网的安全。采用认证、授权、用户注册和VLAN技术。

(4)服务器的安全。利用操作系统本身所带有的安全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对重要的服务器启动审计功能。

(5)数据的安全。对外进行信息交换时,采用信息加密和信息确认的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6)配备防病毒软件。要求能杀当前出现的所有病毒,且更新速度要快。